中读

3.32 人类的迁徙与扩散

作者:苗德岁

05-22·阅读时长5分钟

30人看过

3.32 人类的迁徙与扩散

24.9MB
00:0010:53

童:最早的人类是怎么在地球上迁徙的?

师:与其他生物相比,人类的迁徙与扩散的速度和程度简直达到了极致。也可以说,人类是最为见异思迁的生物。如今的地球上,除了最寒冷的极地,几乎到处都有人类居住。迫于气候环境变化带来的生存压力,或者憧憬远方,在人类演化史上,人属中的不同物种先后至少三次走出其发源地非洲,迁徙到世界上的其他地区,这就是人类学里著名的三出非洲假说。 

南方古猿大约在100万年前消失了,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发源地——非洲。南方古猿消失后,具有更高智力水平的原始人类出现了,这些新的种类属于人 属,其中最重要的是直立人种。直立人大脑的平均脑容量达到了1000毫升左右,不仅能够制造更为复杂的工具,还懂得了如何取火,并利用火来取暖、烘烤、烹煮食物以及防范大型动物,甚至还懂得利用天然洞穴来御寒。当然,智力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比使用工具和火本身更为重要。人们借助语言可以交流思想,规划行动。考古发现显示,直立人是集体狩猎的,得益于思想上的交流,他们能够协同行动。总之,在智力发展并且拥有了有效的工具、火和能够使用语言之后,直立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日渐增强了。这些综合因素使直立人种的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造成资源的短缺,在巨大的生存压力的驱使下,一些人开始到远方去寻找机遇。直立人种能力的发展也赋予了他们远走他乡的可能。在180万至200万年前,直立人走出了非洲;在其后的100多万年间,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欧亚大陆。考古发现的印度尼西亚爪哇人以及周口店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种。到了距今20万年,直立人已经在东半球的所有温带地区扎了根。一般认为,在地球上繁盛了100多万年的直立人并没有留下现存的直接后裔,他们于距今约15万年灭绝了,成为人类演化的一个旁支。但也有观点认为,各地区的现代人均起源于当地的直立人,比如现代亚洲人与澳大利亚土著均起源于亚洲直立人。此外,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佛洛里斯岛发现的侏儒人—— 佛洛里斯人,被认为很可能是直立人的直接后裔。倘若这种假说得到证实,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各地区的现代人均起源于当地的直立人的观点,而且表明直立人应该一直延续到距今1.2万至1.8万年。 

研究者认为,发现于埃塞俄比亚、生存于约60万年前的海德堡人,是人类第二次走出非洲的人种。30多万年前,他们在欧洲演化出了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一直延续到大约3万年前。在长达近30万年的时间里,他们曾生存繁衍,活跃于东、西欧的广阔大地上。 

19.5万年以前,非洲出现了具有现代人解剖特征的早期智人。其后(距今约10万至13万年),早期智人走出非洲,逐渐向外迁徙与扩散。由于智人有着更高的智力,能够制造更为复杂、多样的工具,并能使用语言在人际间进行复杂的思想交流,因而他们改造自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此时,他们已经超越了直立人寻找天然洞穴以及取火御寒的办法,开始用动物皮毛缝制御寒衣物并建造能够藏身避寒的住宅。正因如此,智人才能在冰河时代生存下来并逐渐扩散,于约10万年前到达亚洲大陆(6万年前抵达中国),并在西亚与尼安德特人共存;其后,智人又曾抵达东南亚及澳大利亚。不过,直到约3.5万年前,智人才抵达欧洲,其后扩散到西伯利亚,并经过冰河时期出现的白令陆桥,于约1.5万至2万年前抵达美洲。智人走出非洲,代表人类进化史上人类第三次走出非洲,最终几乎遍布全世界。 

尽管直立人也学会了用火,能够制造简单的工具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智力水平,但在长达100多万年的时间里,他们的足迹始终没有超出东半球这一范围,尤其是未能抵达东半球寒冷的北部地区。只有具备更高智力水平与语言交流能力的智人,才能在冰河时代生存下来,并利用其间暴露出水面的一些陆桥,抓住时机,扩散到西半球及大洋洲。 

近年来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也从不同地区种族人类基因的角度有力地支持了上述观点。智人最显著的特征与它的种名相关,就是具有高度发达的智力。这种高智能,不仅使我们在生存与繁衍的生物适应性上稳操胜券,而且使我们具有异乎寻常的想象力与细微敏锐的自我意识。这最终使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自然选择的藩篱,走上了文化演化的道路。 

从早期人类的原始殡葬仪式及祭祀活动中的念咒、呐喊与肢体扭动,演化出了音乐舞蹈乃至于宗教,从克洛玛侬人的简单岩画到凡·高与毕加索等绘画艺术大家的出现,从山顶洞人聚集在篝火边谈论家长里短到现在世界上出现的各种叙事文学形式......我们不再只是人类学家们过去所谓的裸猿闲话猿,而是具有高度智慧与文明的诗性猿。在所有的生存过的人类中,只有我们(晚期智人)借助非凡的智力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说具有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灵魂。灵魂不仅使我们具有了正义感、使命感与献身精神,还赋予了我们审美愉悦与精神追求。 

好了,到这里,我带你欣赏的这场有关生命演进的史诗般大戏,也行将落幕。人类在生命演进中的成功,往往使我们踌躇满志,逐渐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除了恣意改变其周围环境之外,还跃跃欲试地企图改变自身的基因组成(比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克隆基因治疗以及预防衰老等方面的尝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或许在这两方面均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倘若就此便认为人定胜天,那不仅是幼稚可笑的,而且是极度危险的。因为人类的这些行动无疑是把双刃剑,我们也许会暂时受益,但大自然终究会秋后算账,她给予人类的报复常常是灾难性的!

我们也应该能够认识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力量以及生命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韧性。正如达尔文信心满满地指出的那样: 

我们可以确信,普通的世代演替从未有过哪怕是一次的中断,而且也从未有过曾使整个世界夷为不毛之地的任何灾变。因此,我们可以稍有信心地去展望一个同样不可思议般久长的、安全的未来。由于自然选择纯粹以每一生灵的利益为其作用的基点与宗旨,故所有身体与精神的天赐之资,均趋于走向完善。

——文本选自《给孩子的生命简史》 苗德岁 著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苗德岁

发表文章3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0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