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年度必看口碑佳作,戳破中产家庭狂“卷”学习的残酷真相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11-02·阅读时长20分钟

171人看过
我们究竟该活成别人眼中的“数据符号”,还是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生命刻度?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 明远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这几年“纯爱校园剧”似乎从韩剧中消失了。

韩剧中的中学生们,不是卷入校园犯罪案件,就是陷入财阀与平民的争斗。今年上半年的爆款韩剧《善意的竞争》更是以大量的篇幅去刻画高中生们为了升学考试的无所不用其极。

犹记2018年的《天空之城》,同样是以升学作为主线之一的韩剧,高中生们为了万里挑一的名额所做的,不过是通过名师补习获得比他人更强的竞争力;而到了2025年的《善意的竞争》,除了名师补习,高中生们还会通过静脉注射营养液等方式进行“食补”。

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卷”

这到底是一种夸张的戏剧表现手法,还是韩国学生正在经历的日常?近期B站一部热度极高的国产纪录片把镜头对准了这群在补习班与学校间疲于奔命的学生:他们此刻经历的,比韩剧中更魔幻,也更残酷。

 四当五落

韩国有句俗语,叫作“四当五落”。

它的意思是,每天睡4个小时的学生可以如愿考上理想大学,而睡5个小时的学生则很有可能落榜。简单的四个字,道出了韩国教育体制竞争的酷烈,也催生了“补习班一条街”——大峙洞。

大峙洞位于韩国首尔著名的江南行政区,与时尚的狎鸥亭、富裕的清潭洞不同,这里以林立的补习班闻名。根据一份来自2023年的统计数据,大峙洞拥有1609个补习班,是韩国父母心中的补习班圣地,甚至做到了逆势增长:在疫情期间大峙洞补习班数量不减反增

当镜头对准那些隐藏在写字楼中的补习班时,给人的第一感觉不是震撼而是逼仄。很难想象,在面积不足0.8平方公里的区域中,能够容纳如此大量的补习机构与学生。

因为补习班密集且在家长中颇受认可,在大峙洞还有一种“留学”的说法。那些不住在首尔的外地学生,会在假期到大峙洞补习一个月,以期自己能够比他人的优势更多一点。

“那是时代人才,很著名的学院。”纪录片中,在补习班中教授汉语的老师金恩智,指着街边一处建筑介绍着。在这所补习学院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专科补习,也可以直接选择全科,“这一栋楼就是一条人生啊”。

在时代人才所在的大楼中,除了常规的补习班,还有自习咖啡厅。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在这里自习,而且有提神饮料供应。金恩智介绍,如果付足够多的钱,学生可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关照”,比如几点来、学习到几点、要不要收手机、“如果人没来会给家长打电话”。

作为一名汉语补习老师,金恩智所遇到的有补习需求的学生相对有限,即便如此她的大多数学生在周一到周五,会来补3-6个小时的课,而周末则从早晨10点补习到晚上10点。

补习结束后,大部分人也不会就此休息。在外网有很多韩国学习博主,比如“发疯姐”“超人姐”“六点姐”等等,她们以高强度学习著称,在镜头下一遍遍抄写着习题。

即使是年轻、即使精力旺盛,这样的补习强度也很难让人吃得消。于是“补剂生意”应运而生。

就像《善意的竞争》中所刻画的一样,在学习间隙学生们会去医院输液打针,通过补剂让自己精神振奋。《首尔夏天》中饼叔也去输了学生中最流行的营养液:“没什么感觉”。

“那可能是你不够累”,金恩智笑着说,这些补剂根据功效不同也有价格高低之分,“最贵的17万韩币,效果最好”。

看到这一幕,只让人觉得后背发凉:身处这个系统中的人,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都习以为常。

 骆驼过针眼

努力学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上好大学。在韩国最知名的三所大学又被称为SKY,这也是当年韩剧《天空之城》的剧名由来。它所指的,是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这三所学校。

韩国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集中,大多数年轻人都想留在首尔,而进入SKY意味着拥有了留在首尔的护身符。加之韩国阶层固化,为儿女筹谋深远的父母能想到的,仍旧是“教育改变命运”这条路。上了SKY,有机会进入大型企业,过上相对体面优渥的生活。

可是,考上好大学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首尔夏天》中记录了一位生意极其火爆的炒饭店店主。她叫JEAN1998年毕业于延世大学,起初人生也按照规划一样,进入企业做体面的白领,后来她出来创业,在大峙洞开了一家炒饭店。

“有家长来买炒饭,听说我是延世大学毕业的,于是建议我把学历挂在墙上,果然生意好了很多。”听说店主是延世大学毕业,所以买她家的炒饭来沾沾喜气,“孩子吃了也能上延世大学”。

但似乎没有人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虽然没有详细记录她为什么会选择开饭店而不是在公司做白领,但从韩国社会的特性来看,大概率是被动退出而非主动离开。既然兜兜转转一圈还不如做小买卖,为什么韩国人还要这么卷?

这还是由韩国的特殊性决定的,因历史原因它的腾飞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外力的强势介入。这使得韩国国民身上具备着双重性:能够在短时间快速集结的凝聚力和过分在意他人眼光的敏感。

如果对韩娱稍有关注,就知道他们有“眼色”这个词。它与汉语中“眼色”的意义并不相同,它的核心指向着对“不同”的恐惧。韩国人衣服爱穿黑白灰、韩国人不愿意出挑,所以当所有学生都在卷的时候,无论你清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应该走向何方,也难以控制被裹挟,加入这场“卷”的竞争。

在高压且激烈的升学竞争之下,韩国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受到影响,跟着卷了起来。

提到韩国,“爱豆”两个字总会第一时间浮现在脑海中。整个韩娱产业宛如巨大的造星流水线,每年向市场推出几百个偶像团体。

小小的韩国,为什么要造这么多星?有人认为这是KPOP走向国际化的表现,而在《首尔夏天》中,我找到了另一种答案。

那位首尔的出租司机说,韩国补习班林立是从2000年开始的,而2000年也恰好是韩流迅猛发展的一年。在生理上,学生们需要“补剂”振奋精神,而精神上也是如此,“爱豆”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另一种“补剂”。

韩团ENHYPEN的粉丝说,大部分KPOP粉丝都是从小学开始接触并追星,一喜欢就是十几年,在这段时间里她们并不会始终钟情于某一个人,而是不断爱上新的面孔,获得新的精神振奋。

这和补药何其相似?5万的、6万的、17万的,总有适合你的那一款。

而因为这种对精神补剂的高需求,催生了庞大的练习生群体。他们辗转于不同的练习室和娱乐公司,接受培训和面试,等待着被选中的那一天。

练习生与学生、练习室和补习学校,成为某种镜像映射的关系。当学生们打补剂彻夜学习时,练习生们同样不眠不休练歌练舞。

就好像SKY被神化为“人生的保险箱”一样,成为爱豆何尝不是另一种梦境,它以“爱和梦想”为名,诱惑着年轻的男孩女孩投身其中,即使这只是一场灯蛾扑火。纪录片中那个叫作黄永恩的女孩,已经24岁了,长得漂亮业务出色,却“少了一点星味儿”,因此总是与机会擦肩而过,可是她还想“试过了今年再说吧”。

 被异化的个体

《首尔夏天》三个半小时的长度,观看过程并不舒适,甚至总要停下来喘口气。除了信息量足够大之外,对人的异化着实令我窒息。

当“卷”成为韩国社会无法挣脱的生存惯性,个体早已不再是拥有独立思想与独特价值的“人”,而是被拆解成一系列可被比较、可被衡量的“数据符号”。从学生的成绩单到职场人的 KPI,从爱豆的外貌评分到普通人的颜值标准,整个社会仿佛一台精密的筛选机器,将每个人置于量化标尺下反复衡量,最终催生出集体性的自我异化 。

因为韩国的国民特性,所有人都在向一个目标看齐,而当大家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的时候,想要进一步筛选就只能不断加码,即使这些增加的条件,并无实际意义。

就好像在过去,想要成为爱豆出道只需要一方面特别突出就够了,或者唱歌或者跳舞又或者有突出的颜值,甚至性格有趣都可以成为出道的理由。而在我大学时,因为勤工俭学机缘巧合给几个在国际学校上学的韩国学生做汉语老师,其中一个男孩说自己的梦想是做爱豆,他会弹吉他、跳舞也很好,“老师这还不够,练习生们都会乐器,但如果汉语好,出道肯定没问题”。

而现在,掌握二外、歌舞全能只是基本条件,漂亮如黄永恩仍旧被要求去整容,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即便如此还是因为“没有星味儿,眼里没有渴望”而被排除出局。

韩国人习惯于“看眼色”的特点,也让所谓的“标准”进一步入侵普通人的生活。或许你听说过,韩国夜店有“卡颜局”的说法,就是足够漂亮年轻的人才能进入夜店,而不符合标准的,或者使用钞能力或者黯然离开。

于是人们为了符合标准,不惜削足适履,甚至牺牲健康与尊严,连本该安享晚年的老年人,也被卷入这场无孔不入的卷浪潮

与大峙洞林立的补习班遥相呼应的,是狎鸥亭高密度的整形医院。医美和整容,在这里是家常便饭,甚至93岁的老人都为了“在死前变得更漂亮”来削骨。虽说每个人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但削骨=漂亮的等式,又是谁来定义的呢?

而狎鸥亭整形医院的大规模发展,同样是在2000年,与补习班和爱豆产业的爆发,在同一时间段。

当补习班、整形医院与爱豆产业在同一时空爆发式生长,它们共同编织出一张以标准” 为名的巨网——成绩要够高、颜值要够精、技能要够全,仿佛只有把自己打磨成符合量化标尺的模样,才能在社会机器中找到立足之地。

可当 90 岁老人躺上削骨手术台、当普通人连进入夜店都要接受颜值筛选,我们不得不追问:所谓的优秀” 究竟是谁的定义?” 出来的标准化人生,是否真的能带来归属感?

这场无孔不入的异化浪潮,从来不是韩国独有的命题。它像一面镜子,照见每个在标准与自我间挣扎的现代人——当个体在集体惯性中逐渐迷失自我,我们究竟该活成别人眼中的数据符号,还是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生命刻度?

答案,或许藏在每一次对理所当然” 的质疑里。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雅婷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62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