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菁
2020-12-29·阅读时长2分钟
大家好,我是李菁,很高兴久违地再次和大家在《风格》相遇。这一期我将对话的是著名指挥家吕嘉老师。
吕嘉出身于音乐世家,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他24岁时就进入了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还获得了意大利安东尼奥·佩德罗蒂国际指挥大赛奖的冠军,名动欧洲古典乐坛,开启了世界瞩目的职业指挥生涯。而现在他更受关注的身份则是国家大剧院的音乐艺术总监。
在本期节目中,吕嘉老师将作为我们《风格》节目的收官嘉宾,同我一起聊聊有关指挥、音乐的故事,分享他对于音乐的感悟。在采访中,吕老师的夫人也一直陪伴左右,补充了很多有趣的细节,相信这期节目将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
吕嘉是享有国际盛誉的华人指挥大师。他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幼年学习钢琴和大提琴,后来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大师郑小瑛学习指挥。24岁时,吕嘉进入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跟随汉斯·马汀·拉宾斯坦教授、罗伯特·沃尔夫教授继续深造。同年,吕嘉在意大利获得安东尼奥•佩得罗第国际指挥大赛第一名,并由此开始了辉煌的职业指挥家生涯。
在过去的近20年中,吕嘉在欧美及全球各国指挥歌剧及音乐会两千余场。他是第一位在意大利担任重要歌剧院总监的亚洲指挥家,也是第一位执棒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华人指挥家。2017年,吕嘉出任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与首席指挥。
1. 今年是贝多芬250周年纪念日,演奏贝多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2. 吕嘉如何看待贝多芬?他更喜欢哪一类音乐家?
3. 吕嘉为什么认为李斯特的音乐比较“空洞”?
4. 马勒和贝多芬的区别又是什么?
威尔第
▲ 朱塞佩·威尔第肖像
Giacomo Brogi摄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03-1901)是十九世纪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一生共写作了26部歌剧,同时也创造了意大利民族的现实主义的歌剧艺术,并把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推向了顶峰。代表作品有《纳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奥赛罗》《阿伊达》《西西里晚祷》《法尔斯塔夫》《假面舞会》《唐·卡洛斯》等。
马勒
▲ 古斯塔夫·马勒肖像,1909年
版权归于纽约杜邦工作室
图片源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1885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风格》每周三、周五
同你畅聊那些闪光的人物故事
发表文章206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1208人
文字工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