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2021-01-28·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527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插图 阿梗)
本文摄影/张雷
胃的记忆
我出生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城。从我离开家乡以后,每当别人听说我是安徽人时,都会说一句,“你们南方人,最爱吃米”。以前,我总会不厌其烦地纠正,我家在淮河以北,位于山东和河南接壤的地方。我们最常吃的主食是面食:馒头、饺子、面条、包子。后来被问得多了,也就不再辩驳。但胃却是忠诚的。比如,我总是会想念家里的水煎包子。
如果与上海的生煎包相比,我老家的水煎包可以说是太过朴素了。上海人将生煎包称为“生煎馒头”,面是半发酵出来的,馅里是上海丰富的物产,肉、大虾或者荠菜,一个个圆滚滚饱满得很,放到油锅里煎,皮像是烤出来一样,酥酥脆脆。每个做好的生煎包都是皮薄馅厚、个大汁丰,咬时总是要轻轻地,以防烫伤了嘴。老家水煎包的馅只有两种,可以说是非常单调了,一种是剁碎的粉条和肉拌在一起,肉更像是一种点缀,星星点点地藏在粉条中间,再加点姜末和十三香类的调料,这就是肉馅了;素馅则是韭菜和粉条的相遇,主要靠香料调味,听起来也很无趣。
可每过一段时间,我的胃就对它犯了馋。我会在晚上打开淘宝,一家家地搜,详细地查看每一条有文字的评价,只为了能找到最跟家里相近的味道。每次快递到了,我内心的欢呼雀跃就像是找到了宝藏。拆开一看,小小的包子已经缩成一团,焦脆更是没了。不过,只要在锅里抹上一点油,重新煎上一煎,包子的活力就重新出现了。咬上一口,味道虽然比不上新出锅的,心里却都是满足。鸡蛋大小的包子,我一口气能吃上十几个,还是觉得不够。
刘当成是山西的面点大师,热情又和蔼,给我们展示拉面技术
我还想念父母做的饺子。北方人吃饺子,不问时间不问缘由,吃得最为随意。立冬要吃、春节要吃、我从大学回家要吃,我要回去工作我爸妈也会和面剁馅儿包饺子。好像离家不让我吃上饺子,我爸妈就会内心觉得亏欠。却也是真正离家后,才知道家里饺子的好,清爽的荠菜肉、芹菜肉,厚实的粉条肉,还有韭菜鸡蛋、茴香鸡蛋等等,馅料虽然没有丰富到数不过来,却是一刀一刀切碎剁出来的,没有半点偷工减料。皮也是自己做的,早早地和上面醒一醒,一番揉搓擀,皮就一张张整齐地躺在案板上。
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北京都不吃饺子,就是觉得皮没有家里做的筋道,吃起来总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后来实在馋得不行,就自己学着和面、擀皮、调馅儿、包。自以为一条龙的技艺已经掌握了,却总是败在调馅儿上。任我爸在电话那头已经穷尽词汇地描述指导,却怎么都做不出家里的味道。那能怎么样呢,只好勉强解决了存货,再也不想着自己做饺子了。
许多时候,我也会跟着朋友、同事去各种各样的馆子里吃吃喝喝,为各种美食精彩的味道所惊艳,却依然难以改变胃的底色。我总觉得,胃也是有记忆的,常常跟着我们的某一段岁月,在某个地点,将食物的味道印刻进去。家乡多年的培养,已经为它的识味系统做了一套稳固的数据系统,并且顽固执拗到难以改变。这是一种互相的牵绊,每当我们想起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个地方时,最后总会想到与之相关的食物,或者是那个人做的,或者是那个地方生产的,然后我们的胃就会翻江倒海地搜寻那个味道,那种迫切和热烈,身在异乡时会最为强烈。
在这次美食的探访中,我也想知道,每个人最惦念的家乡吃食是什么。广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梁志捷是桂林人,在家乡生活了38年,后来去德国,回来定居在北京也有十几年了。我去采访他时,在他的厨房里看到了一个白桶,他像炫耀宝贝一样打开那个桶,兴奋地告诉我,里面装的是粉利。我伸过头一看,是跟年糕类似的东西,泡在水里,没有半点引人注意的地方。“粉利不能离水,一天要换一次水,能够保存半个月。”梁志捷说乡愁的很大一部分都跟吃的有关系。桂林有啤酒鱼、糯米饭、八宝鸭、荔浦芋头,最惦记的却是米粉和粉利。在德国时,吃不到桂林米粉,他就去越南米粉店暂寄相思;到了北京后,他会将江西的干米粉发泡一晚上,第二天热水烫一下,以模仿桂林鲜米粉的口感。
粉利却是没有办法去模仿的。粉利长得像年糕,用料却不一样。年糕用糯米,粉利靠的却是大米。做粉利需要先泡米,然后磨成浆,再经过炒、摔打蒸制而成。做粉利一般用陈米,怕的就是新米黏性太大口感粘连,这是跟年糕最大的不同。粉利做法复杂,所以老辈人一般是入冬闲暇时才会做,后来也就养成了冬天吃粉利的传统。炒粉利需要切很多丝,粉利切成丝,胡萝卜、芹菜、冬笋也要切成丝,最好腊肉也要。对了,一定要加上桂林本地的菜花,那是长得像北方油菜花一样的东西,切得细细的,炒出来嫩绿清爽。“过年桂林请客吃饭一定要上一道炒粉利的,寓意顺顺利利。”梁志捷说。炒出的粉利也足够好看,冬笋是黄的,胡萝卜是红的,腊肉是酱的,芹菜是绿的,粉利也可以用食用燃料染成五颜六色,一碗炒粉利端上来,颜色艳丽,喜庆又热闹。
发表文章155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838人
哈哈,天下天鹅一样白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