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作者:李鸿谷

2018-02-25·阅读时长2分钟

88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304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三联书店第一次全国分店经理会议合影  (摄于1950年三联书店总管理处)

“钱锺书60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60年来,他就写了几本书。本《集》收集了他的主要作品。凭他自己说的‘志气不大’,《钱锺书集》只能是菲薄的奉献。我希望他毕生的虚心和努力,能得到尊重。”这是杨绛为《钱锺书集》所写的序。这序,有个很有意思的标题: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

在三联书店地下二层的那间读者服务部,翻阅十大册的《钱锺书集》,钱锺书先生穷其一生的思考与学问,就这样被读者如我轻轻捧在手里。在那个逼仄,四壁皆书的小间里,翻开有着淡淡油墨香的这套大书,难免感慨万千。

知识的积累、文化的传承以及文明的养成——出版业,尤其是一家出版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功用与价值何在?10年前,在三联书店读者服务部里的感慨,现在演化成了一个疑问。在纪念三联书店成立80周年之际,如果我们以这家书店的历史为线索,我们将会发现什么样的答案呢?

文章作者

李鸿谷

发表文章26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124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八十周年

122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