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赛
2018-08-07·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81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陈赛 尚进)
( 对于大部分普通的Blogger来说,赚钱还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
格兰·雷纳德大概算是美国最老资格的Blogger了。这位田纳西州大学的法律教授从2001年开始在自己的Blog上写法律评论,尤其喜欢琢磨技术如何伤害了公民自由之类的问题,所以他的Blog经常被媒体转载,他自己也颇受自由派人士的推崇。他的Blog每天浏览量超过10万人次,相当于一份中等城市的日报,但他之前并没有指望这些业余时间写的东西真能给他带来什么。直到去年3月,他与Blogads搭上了线。这家卡罗莱纳州的广告公司手里握有一大批客户,从派拉蒙到《华尔街日报》不等,每天会到这个网站来挑选中意的Blog做广告,价格从每周5美元到700美元不等。雷纳德给自己的网站开价每周375美元。扣除20%的中介费,雷纳德第一个月的入账竟然就达到了4000多美元。
现在,这位看上去一脸斯文的教授显然已经深谙Blog的生财之道,除了Blogads的广告之外,还帮Cafepress.com卖T恤Logo,给亚马逊做中间人,而这些都不需要他自己动手做什么,在Blog上挂几个Logo,每个月自然有人给他寄支票。像雷纳德这样靠Blog业余赚钱的人如今不在少数。从去年开始,Blogger们的商业因子好像突然间被激活了,纷纷讨论起赚钱秘方来。今年年初《华盛顿邮报》发了一篇文章,《如何利用博客赚钱》,探讨了博客赚钱的五大秘技,一时间在网上广为流传。不过,所谓“秘技”其实并不新鲜,无非是申请一个Google的Adsense广告;或者注册亚马逊、淘宝网的会员制营销账号,挣点中介费;或者在自己的Blog上装个“在线捐款”按钮,让网友捐点钱,其中有些方法在中国人看来多少有些不体面。相比之下国内的个人Blog写作者更停留在赚钱的初级阶段,几个月前有位网络调侃者把自己的Blog从Blogcn搬到了潘石屹的Soho小报,使Soho小报一时人气大旺,而他自己则赚到了一笔Blog的搬家费。一夜之间,潘石屹也成为了Blog圈内时不时登台发言的一位。
对于大部分普通的Blogger来说,赚钱毕竟还是一件遥远的事情,真正着急的是众多的Blog托管网站。对他们来说,盈利问题已经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国外的Blog网站在盈利问题上似乎简单得多,每年几十美元的托管服务费已经被大部分Blogger所接受,像美国的Six Apart公司就拥有100多万付费用户,但国内几家大的本土Blog托管网站却面临着巨大的盈利压力。由于没有后台,两三年下来家底都已经快烧得差不多了,都在洽谈新婆家,而盈利模式是他们谈判桌上最重磅的砝码。
发表文章23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06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