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13·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48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罗峪平)
罗:建立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是改革初期实践的成功部分。在今天新的经济政治环境中,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否面临新的挑战?
李:天津经济开发区1984年开始建立到现在发展非常好。小平同志1986年给我们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现在全国各地的开发区都用这个题词大做文章(笑)。去年开发区生产总值170亿,工业产值470亿,出口20亿美元,财政收入二十多个亿。税收也是二十多个亿。开发区现有3000家外商投资企业,投产的有2000家。吸引外资80亿美元。工业项目占我们GDP的80%多。分为四个工业门类:以摩托罗拉、雅马哈、韩国三星为代表的电子通讯,以康师傅、可口可乐、卡夫、瑞士雀巢等著名品牌为代表的食品工业,以德国和香港地区企业为主的机械加工,以丹麦制造工业品试剂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工程和精细化工。这些企业的效益都非常好。开发区已经成为天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GDP占天津市14%,工业产值占1/4,出口占1/3,吸引外资占40%,带动了天津的经济发展。开发区发展非常快,整个八五期间,每年递增80%~100%。1996年降到60%,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去年降到30%。天津开发区是全国30多个经济开发区中最好的。既然经济开发区的经验证明是完全成功的,我们作为开发区的政府部门,今后的工作是怎样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如果说开放早期我们主要为外国投资者提供较好的投资硬环境的话,现在,使开发区能够保持竞争力的因素,则主要是软环境方面的服务。就是使企业进一步降低各种成本,主要指有效的公共行政管理。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4796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