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冬儿
2019-04-22·阅读时长4分钟
2019年4月18日
麦村丫头系列之三之偷吃
在麦村,小孩子被大人打骂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被责罚的原因多与吃有关。在大人的世界里,自己的孩子可以蠢一点笨一点懒一点,这都没有关系,唯独不能贪吃,贪吃在他们眼里是一件非常非常丢人的事情,如果谁家的孩子被人说成“肯吃嘴”,基本上是最最难听的话了。很遗憾的是,就算如何打骂,能够很好克制嘴馋的孩子并不多,很庆幸的是,麦村贫富差距并不大,能够让我们在公众场合暴露出馋相的机会也不多。平常的日子里何以解馋?唯有偷吃!
“肯吃嘴”的恶名固然可恶,爹娘的棍棒固然真实,却丝毫抵挡不了嘴馋的我们强大的冒险精神。说实在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并不饿,谁家的厨房也不会一无所有,就算错过了吃饭的时间,馒头咸菜总是有的,家里没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家厨房也是慷慨开放的,再不济家里的菜窖里也常年储备着红薯花生之类的。总之,饿和馋是两回事,吃饱了没事干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动脑筋避开大人想办法解馋。这里面多半可能不是为了解馋,而是纯粹的为了冒险而冒险,比如我们去偷别人家菜地里的一切。愿意在自家地里开辟菜园子的一般都是老人,在我们的世界里,老人们都很神奇,他们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种,什么都种的很好,我家有自留地却没有菜园子,我理解为父母根本不会种。菜园子里一般种着南瓜、萝卜、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小葱、韭菜等等,这些东西即使在没有菜地的每个人的家里其实都很常见,可我们就是心痒难耐。
菜园子一般都比较小,就在村子的周边,用来人来往来警戒来往的行人,简单的篱笆似乎只是为了宣誓主权,围栏根本防不住上窜下跳的我们,只不过村民们都太熟悉也都太爱相互照应了,不管谁家的粮食放在外头晾晒,遇到麻雀落在上面都去轰,同样的,不管谁家的菜园子进了小屁孩,都上去吆喝,所以我们在偷的过程当中要戒备的人不仅仅是菜园子主人,而是所有人。在麦村,除非被大人委派外差,打个酱油买点醋之类的,绝没有小孩子落单,无论干什么都是成群结队,偷东西也是。每个农民都是爱惜土地的,一点半星都不放过,菜园子预留出来种菜,一面挨着路,总有一面紧挨着庄稼地,菜地里挂果的时候,玉米早就长起来了,一人多高,别说藏几个孩子了,藏一支游击队都是有可能的。
偷东西之前必须有分工,那种半大不小的孩子绝对不带,手脚利索的负责采摘和挖,笨一点的负责运送。就算成功进入菜园子,也不敢深入腹地,同样的,同村的大人对我们太熟悉了,远远的看一眼就知道是哪一家的熊孩子,没等我们到家失主就在爹娘跟前告状了,所以我们必须在还没有被人发现的时候潜逃,几乎都是得手就得跑,有点像炭中取栗。最激动的一次偷吃,是偷桃子。一位叔爷爷家的自留地里种了一棵桃树,只有一棵,全村仅有一棵,旁人家的,包括我爷爷家种的,都是苹果树。叔爷爷脾气古怪鲜少与人来往,他在村里辈分高年纪又长,一把白色的山羊胡,手里轻易不空着,有时一根长竹竿有时一把喂羊的草,时时刻刻环绕在自家的自留地附近,我们只能流着口水远远的望着果尖已经挂了红随时被收走一个不剩的桃子,心痒难耐。某日,天将降大雨,乌云盖顶飞沙走石,所有人都急慌慌的往家里去,我对只和我家一墙之隔的堂弟使了一个颜色,携手走出家门,果然,田间地头不见了叔爷爷的踪影,连个人影都不见。
堂弟刚爬到树上,雨就啪嗒啪嗒落下来了,树干瞬间变得湿滑,我丝毫不担心树上的堂弟是否会脚下打滑摔落下来,满眼都是小红灯笼一样的桃子,口水比落下来的雨水饱满多了。好在桃子特别稠密,堂弟能够到的地方大大超过了我俩能够搬运的数量,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我把自己的衣服扯的大大的,不停地往怀里捡,触目惊心的熟透了的桃子就在我眼皮底下,收获之多让我们姐弟二人激动的不知所措。不敢回家,更不敢声张,我们兜着桃子,深一脚浅一脚的穿过一片庄稼地,一会儿的功夫,地已经被浇透了,我的凉鞋差点陷在地里拔不出来,踉踉跄跄来到一个墙根下,倾盆大雨,我们俩自然跟落汤鸡一样,心里紧张的啥都忘记了,只想着赶紧把赃物消灭掉。桃子身上有一层绒毛,弄身上浑身痒痒,我们打开怀抱一看,每个桃子都锃锃亮,直接开啃,那叫一个甜啊,肚皮没有被撑破简直是个奇迹。之后,就是胆战心惊的等待,树下的泥泞脚印是否还在?当时有没有目击者?就算不被定为嫌疑人,我们也担心叔爷爷会气坏身体,他是那样用心的守护着那棵桃树啊。第二天,没有风吹草动,只有雨过天晴,再看那棵桃树,就只剩下桃树叶了,叔爷爷把果子收了,雨过天晴了。
偷吃在我们看来是一项神圣的仪式,明明酸涩的果子也能吃的很兴奋,这是团结协作后的劳动成果,味道真的不是重点。农村的孩子们可做的事情特别多,大多数都与吃有关,抓蚂蚱烤着吃,抓蝉的幼虫回家炒着吃,捡蝉皮卖钱换糖吃,从家里装一小瓢玉米粒,排队爆爆米花吃,槐花开了捋槐花,枣子红了打枣儿,就连梧桐树的花儿开了,我们还能用小手指从喇叭一样的花中抹出甜甜的花蜜吃。放学的路上,不管谁家的地,看到嫩棒子出籽了就选两个大的掰下来,猩红色的须拽掉,外衣剥的剩下最里面一层。遇到花生地就去拔花生,双手拢起一颗花生的全部枝叶,紧贴着地面,拽紧,跪在地上卖力一薅,砰的一声,人参果一般的花生白白嫩嫩的滴挂在下面,表皮纹理越深的仁儿越饱满,在干净的地面上甩甩土,一颗一颗的小心摘下来。时间充足的话,遇到毛豆地也去摘毛豆,毛豆齐腰高,摘毛豆并不难,叶子下面一捋一大把,只不过我很害怕豆虫,小的绿的也不怕,连叶子一起扯下来回家喂鸡,鸡吃了绿豆虫下蛋可勤了,我害怕花豆虫,又粗又大稍微受到侵犯就剧烈蠕动起来恶心极了。还有红薯可以挖,红薯土松软的很,挖起来其实一点都不困难。玉米、花生、毛豆都好说,庄稼主人见了都不带问的,只有红薯不让小孩子挖,有技巧,小孩子要么挖不全,要么挖断,除非碰到自己家的地,否则容易惹来主人的不满。
回到家,将花生、毛豆淘洗干净,玉米冲一次水就行了,全部放到一个锅里, 添上足够的凉水,直接放到煤火上去煮。半个钟头不到就能开锅了,打开锅盖,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这些前一个钟头还在生长着的果实,解着一代又一代麦村孩子们的馋,吃饱了,入睡了,梦里也都是香,都是甜。
发表文章16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28人
我不是作者,我永远是一位读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