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10-23·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285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康晨远
很喜欢去外祖母家,记事起到10岁,我在那个小院玩耍长大。院里是外祖父认真摆弄的花花草草。草木很多,蚊子也多,母亲闻不惯花露水的味道,我总是使劲挠一个个鼓起的大包。今年,盛夏还未退去,花草们却无精打采,照看它们的人没了打理的心思和力气。
靠东边屋里,正上演一场“批斗大会”,主角正是这位曾经的看花人。他不再像往常一样精气神儿十足,因为生病了。被训斥是因为偷工减料地吃药,完全把医生千叮万嘱的按时定量抛在脑后。还是母亲打扫时发现了沙发下的药丸,洒了药的外祖父一声不吭地断了药。母亲急了,舅舅说了重话,暮夏的室内沉闷得很。
若不是有个在北京扎根立足的舅舅,外祖父可能也像众多农村老人一样,在县里潦草医治,等待死亡之神到来。但外祖父的行为显然辜负了孩子们的心血。很难说他是有意还是无心,老人似顽童。
外祖父像个小孩儿一样坐在床边,垂着脑袋,批判的迹象没有停下。我走到外祖父身边,像哄孩子一样,跟他解释孩子们生气是因为担心,也叮嘱他以后一定按时吃药,像个大人的样子。在我可以平等参与讨论甚至调节气氛的此刻,因为看到舅舅、母亲成了他们自己口中讨厌的啰嗦长辈,也因为我轻抚外祖父的肩膀,微驼的不再宽大的肩膀,我的手像触了电一样。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4796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