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晋武帝咸宁六年(280年),西晋平灭东吴,终于完成了疆域上的大一统。但短短三年之后,司马炎就强迫声名在外的二弟司马攸(过继给已故的司马师为嗣)离开洛阳“就藩”,开始了新一轮政治倾轧。这一决定的直接动机是将司马攸排挤出核心权力圈,避免其成为与皇权平行的力量中心,继而威胁到愚钝之迹已显的太子司马衷的地位。但为达成此目的,武帝付出的代价相当可观:为培植一股对自己和太子绝对忠诚的政治势力,他力排众议起用虽系名门出身,但在士人眼中品行不佳的外戚杨氏。此举不仅造成宗室成员间关系的高度紧张,还使整个政坛的既有运行规则遭到破坏——勋旧之臣对杨氏这个“空降”而来的竞争者充满敌意,对皇权的认可程度自是暗暗下降。尽管处于风暴中心的司马攸在离京数月后就意外病亡,从而彻底解除了对太子的威胁,但自司马懿以降的既有权力结构已近再度呈现风雨飘摇的迹象。“八王之乱”的伏笔就此埋下。

08-24 18:53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