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老人也说这个服务挺好的,可续费率只有2%。续费的老人要么是在国外生活过,要么是高级知识分子,认可这种服务的价值。”孙黎说。结合养老护工的薪资涨幅低和上门健康服务行不通,孙黎觉得中国现在的养老观念跟发达国家不一样,导致了很多理论上的需求没有市场。“比如说,中国人都愿意在教育上花钱,因为教育是顺应人性的,你的投资能看到孩子的成长。老人的曲线是向下的,不管怎么样健康管理和服务,他都要走到最后。这也是一笔经济账,比如我看过一个养老照护的升级项目,工作人员每周上门两次,一次做身体康复,一次陪着老人下棋遛弯。每小时150块钱,每三个月一个周期。这个商业逻辑没问题,人群也精准,可老人的子女会想,与其一个月花1200块钱在半失能的状态,能康复到什么样还不知道。不如老人失能之后请一个7×24小时的护工,每个月花4000块钱,什么事都不用管。这个项目的创始人很有想法,做得很辛苦,可是

12-03 14:28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