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全网热议的“才女人设翻车”背后:金句魔法失灵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4-28·阅读时长17分钟

35人看过
房琪要想写出金句,需要在创作大部头时不自觉地写出来,而不是在电视上挤出来。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贝小戎

房琪,90后旅行博主,B站百万up主,抖音超两千万粉丝,金句女王,在《我在岛屿读书》能与苏童、余华谈笑风生的才女,却“被《浪姐6》打回原形”,“才女人设崩塌”,网友发现,她的很多金句要么不是原创,要么华而不实、前言不搭后语。

她当初为何会选择装才女的赛道呢?说来假装有文学才华是比较有可行性的,假装会唱歌、会跳舞、会烹饪都容易露馅,假装学富五车却很容易蒙混过关。《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这样一个金句:“我这样的蠢人一直觉得萨莉·海斯很聪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知道很多戏剧以及文学之类的玩意儿。如果有谁知道很多这类东西,要想发现这人是不是真蠢,就需要过上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可以。”

《浪姐6》剧照

跟美女相比,才女可能在人群中的比例更低,自然就受到了珍视。美国批评家乔纳森·卡勒说:“文学一直是一种文化精英的活动。它一直是一种文化资本。人们有时这样称呼它,因为学习文学等于是一笔文化投资,它可能会以各种方式给你以回报,帮助你进入社会上层。”

附庸风雅是中间阶层的专利,他们可以用文艺给自己增光添彩,严肃的创作者是不会这么践踏自己的信仰的。《格调》一书中说:“作为读者,贫民阶层的人很老实,对高雅的东西绝不试图装模作样或附庸风雅。只有在中产阶级里,阅读品味才是一个令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在这些人里,假装斯文、蒙骗、歪曲得以大行其道。上层阶级才不在乎你对他们读的书怎么想呢,贫民阶层也不在乎。没多少钱又焦虑的中产阶级是那种想让你相信他读的是最优秀的文学的人。因为中产阶级相信权威,所以他们是指导类书籍最大的读者群。”

《春风化雨》剧照

在长时段的电视节目上表现出文化是很难的一件事,电视和文化内涵本来就是相互冲突的。电视是热媒体,“传递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多种感官和联想就能容易理解的媒介信息,直接诉诸于观众感官,易于直觉展现,在传播中它们对接受者的参与度要求较低。而冷媒介表达的信息不直接,如报刊、书籍,需要读者调动多种感官和想象力参与来完成信息的接收。”

比较难得的有内涵的视频是TED演讲,长度固定为18分钟,这个时长为最佳时机:它让演讲者有足够的时间来严肃地探讨问题,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将问题学术化;将信息浓缩到18分钟,演讲者与听众都不会感到无聊;此外,这也是让一场演讲能够在网络上被疯传的理想长度,因为这差不多就是喝一杯咖啡的时间。

 有人通过统计,总结了TED演讲的最佳和最差主题。最火的TED演讲共同的元素包括,使用特定的词语(咖啡、幸福),自在地假装学术能力很强,留长头发。有一个应用程序TEDPAD,可以生成精彩或很烂的TED演讲。

《流金岁月》剧照

文学语言和“金句”的判断标准好像很主观,房琪“借用”金庸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还可以用后现代主义为自己辩护,说那是拼贴手法。但金句之间也有高下之分。意大利学者埃科说,在意大利文版的王尔德《箴言集》中,亚历克斯·法尔宗把警句定义为形式简短的格言,此外,他还认为它的内涵该表现出智慧。

埃科说:“文学史上多的是警句,但说到悖论就寥寥无几了。警句的艺术是容易的(谚语也可视为警句:滚石不生苔;狗吠比狗咬更糟糕),而悖论的艺术是艰难的。“警句是隽言妙语,而悖论所显露出来的原始面目似乎是谬误的,只不过经听者的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便能明白它揭示了作者认为是对的东西。悖论在舆论的期待以及它那惊世骇俗的形式之间存有一道鸿沟,因此让人觉得机智。”

奥斯丁的小说中有不少格言或者警句,她在《劝导》中写道,“一个人的体形和内心的悲痛确实不一定成比例。身材粗壮的人同世上身材最漂亮的人一样,都可以有自己内心的忧伤。”在《理智与情感》中说:“你要看到自己的幸福。你只需要有耐心——或者说得动听一些,把它称之为希望。”这样40余岁就早逝的才女,二百多年间只出了一位。

《欢乐颂》剧照

在各种妙语、金句中,谚语是民间智慧,警句是作家的俏皮话,箴言通俗易懂,格言则比较接近哲学、比较高深。曾有人提出,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作品不是只留下了片段,而是她就是用片段形式写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留下了很多金句:“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如果幸福在于肉体快乐,那就应当说,牛找到草吃时是幸福的了”。帕斯卡尔、尼采、维特根斯坦等都是用格言写作的哲学家。

《纽约客》的亚当·戈普尼克说,格言的含义很含混,反而有助于传播,因为它容许不同的解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什么意思?悲观主义者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逝是无法阻挡的,乐观主义者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前进是不可阻挡的。

成为简·奥斯汀》剧照

作为金句的格言是可以从上下文中独立摘引出来的。“王尔德最好的金句通常都是在从他的戏剧中拎出来时更有趣。大部头的书让我们知道,理解是有多困难,格言则告诉我们,为了弄懂意思,我们需要知道的非常之少。格言能看到体系看不到的东西。”房琪要想写出金句,需要在创作大部头时不自觉地写出来,而不是在电视上挤出来。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雅婷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973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