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丘濂
2018-02-05·阅读时长1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436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妇好墓出土文物: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对尾鹦鹉/高8.1厘米,厚0.3厘米
)
40年前的发掘
40年过去了,当年主持妇好墓发掘的已经87岁的郑振香先生对于发掘过程仍然有着深刻记忆。
那是1975年冬天,“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席卷全国,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农民正准备平整一片高地。小屯村处于殷墟遗址保护区之内,这里从19世纪开始,就在陆续出土写有文字的甲骨。农民要挖掘土地进行生产活动前都需要通知安阳考古队进行钻探,排除地下是建筑基址或埋藏文物的可能。郑振香估计地下是有些东西的,“古人怕水淹,一般居住在高地上”。钻探出来果然没错,考古队发现在耕土层下面有夯土,由剖面来看,是一系列建筑房基构成的。由于冬天土地较硬,考古队申请将这片高地保护起来,等到开春后正式动工。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8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