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6-20·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3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陕西统万城遗址 )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足焉。”这是《汉书·贾山传》中关于驰道的描述。根据换算,“周秦时6尺为步,50步合今69米”,这样的道路规模,放在今天依旧让人感叹。驰道的修筑,在王子今看来,是“秦交通事业最具时代特色的成就”。
陕西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从廊东壁第四间车马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车马、道路和树木安排在同一画面。车马在道路上奔驰,道路两旁植以青松,青松两株一组,在路两侧对称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秦朝驰道的生动写照。秦代交通网络的畅达,在秦时的邮驿制度上也有所体现,在邮传方式上,秦时大都采用接力传送文书的办法,沿政府规定固定的路线,由负责邮递的人员一站站接力传达下去。邮路沿途,都有固定的信使进食和住宿处所。秦制30里一传,10里一亭,亭设有住宿的馆舍。
驰道本为天子道,最早出现在庞大的宫殿群中,是君主在宫中和京城中的专用线。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大修驰道,驰道的这种御用性质仍然存在。不过关于驰道的更多记述来自汉代,汉代称驰道为“中道”,或者称“天子道”,是当时最好的车马大道。西汉对车马通行驰道仍有严格规定,驰道中央三丈仍为御道,仅供皇帝行走,如果不经皇帝特许,并持特许诏令,虽贵为太子、公主也不得行驰道中,否则就要获罪。据史载,汉武帝的馆陶公主有一天行驰道中,被直指绣衣使江充碰到。江充喝问馆陶公主有什么理由行驶在驰道上,公主回答说有太后特批的诏令,但江充仍然强硬地表示,如此也只有公主能行走在驰道上,车骑都不能通过。继而把馆陶公主的车骑都没收入官。直到公元元年,汉平帝才降诏取消了对于驰道的这种禁令。
发表文章604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